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广角 |
我与钦州港的情结
2003年初,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我为钦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分管市政府办公室、监察、财政、发改、人事、审计、国有资产、机构编制等工作,主管钦州港区。自此,我与钦州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兴衰起伏都牵挂于心。
我到任后第一时间就到钦州港区实地调研,在时任港区工委书记张炳东、管委主任罗贤新的引领下,走遍了港区每个单位和企业,详细了解了钦州港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规划,让我感触颇深。钦州港的建港发展到现在已有20多年,其发展的历程虽然艰辛曲折,但体现了钦州380多万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体现了钦州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为了钦州人民的福址和未来,1992年钦州地委、行署领导班子集思广益、高瞻远瞩,作出具有远见性的两大决策:一是“高起点,跨越式”建成钦州港。摒弃原来建设2千吨位码头的计划,首期就确定建设2个万吨级码头,1992年8月1日动工建设;二期递升到建设5万吨级码头,1996年动工建设;三期递升到建设10万吨级码头,2003年动工建设;四期递升到建设30万吨级码头,2009年动工建设。二是“自力更生”建好钦州港。钦州港是我们钦州人民自力更生、自筹资金建成的港口。当时,交通部把防城港列为枢纽港,钦州港没有列入盘子,得不到交通部的资金支持。建设2个万吨级码头预算所需资金1.2亿元,按当时钦州财力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但在这情况下,我们钦州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建码头。全市人民为建设万吨级码头踊跃捐献,上至地委书记行署专员,下到街头平民百姓,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幼儿园的小朋友,有钱捐钱,有物捐物,全市迅速掀起建设热潮,经过两年的努力,2个万吨级码头终于建成,结束了钦州“有海无港”的历史。
钦州港2个万吨级起步码头的建成和启用,感动了“上帝”,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交通部把钦州港列为西南重要港口。2个万吨级起步码头的建成和启用,也给土地开发带来很好的效益。1994年,我们实施“边开发边招商”战略,不断有企业进驻建厂,土地价格不断上升,使钦州迅速从行政区域调整北海、防城港两市划出去后钦州“有海无港”的困局中走了出来,经济明显得到好转,从1994年到1997年是钦州港实现快速发展良好时期。1997年底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钦州港区的项目建设影响较大,许多企业暂停投资或处在观望状态,造成土地利用率不高、价格下跌,直到2003年钦州港的建设发展还十分缓慢。2003年初,我主管钦州港以后,与工管委的领导一起研究,寻找提振钦州港发展的对策。2003年9月,成立了由各行业、各部门的经济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对钦州港进行调研和论证,找出破解制约钦州港发展难题。经过长时间的调研论证,最终找出解决的方案,也就是实行“三管齐下”策略: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10万吨级航道及码头。二是抓好现有项目建设,使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三是抓好招商引资,特别是抓好具有规模以上的项目引进工作。在实施这三大策略中,当时也遇到一些历史的客观原因及困难:一是当时3万吨级航道还没验收,就上马建设10万吨级航道,是否过于超前;二是这项目不在国家规划当中,在财力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要从3万吨级扩建到10万吨级的航道,长度30余公里,项目预算投资9.8亿元,而当时我市全年财政收入只有8.1亿元,可用财力只有4.3亿元,项目投资几乎相当2004年我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额。所需的资金如果单靠地方财力不吃不喝也不可能支撑起这个项目;三是项目涉及到需要搬迁约2万多人的海域海产品养殖户和征用土地、海滩1万亩,征迁难度较大。因此,有些同志建议把这个项目先搁置,等有钱了再启动建设。针对这些问题,当时我与钦州港区工管委领导班子及部分有影响的港口专家一起分析研讨,大家认为自从行政区域调整北海、防城港两市划分出去后,钦州面临“有海无港”的尴尬局面,目前钦州港3万吨级航道及码头无法进入大型船舶,影响了钦州的建设发展。于是,经过分析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钦州港应及早建设10万吨级码头,使之尽快发挥振兴钦州乃至广西经济的作用。经过专家组的分析与论证并提出详实方案后,我把这方案呈报到市委、市政府,很快得到时任市委书记黄道伟、市长汤世保等领导的赞同与支持,并多次召开了项目专项研讨、论证会,制定项目实施意见,把10万吨级航道项目列入全市重点项目工程和广西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标志性项目来抓,并成立了项目总指挥部,由我担任总指挥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思路决定出路,策略决定方向。思路、策略出来后,关键是如何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几年来,我们着重在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一是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没有大港口,就没有临海大工业。而没有深水航道,就没有大港口。我着重抓紧抓好10万吨级航道及码头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建设资金的问题,在没有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市本级财力又不能支撑这笔庞大资金的情况下,我们总指挥部着重抓紧筹划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是通过航道专家组反复勘察确定建航道区域,并划出1万亩海域作为航道吹填区域用地;另一方面是协调市内几家银行,用土地作抵押,共争取到金融商业部门8亿元的信贷支持,其中工商银行2亿元、农业银行2.5亿元、建设银行2亿元、中国银行1.5亿元,从而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使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项目资金解决后,2003年1月,我们组织海港航道设计部门的专家进行勘察设计,在启动项目前期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几件较为复杂和较难处理的问题。首先是海域征拆问题。项目涉及到海产品养殖户2万多人的搬迁,工作涉及面广、人数多,如果按照传统搬迁办法费用大、处理不好会影响项目进度,还将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于是我们与钦南区政府、钦州港管委分析研究,采取区、镇、村层层分解任务来做好群众的搬迁工作。由于开发建航道这一片区域大部分属于海滩,土地不分到农户,加上农户利用这片海滩养殖海产品很多是无证经营,只要镇村干部的动员和思想工作做得到位,群众会理解和支持。为此,我们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拆迁1万多亩海产品养殖中只花了800万元,整个拆迁过程没有发生群众纠纷问题,开创了近年来拆迁面积大、涉及人数多、费用低的先例。其次是码头与航道建设问题。经专家组反复勘察和论证,按国家标准码头距离航道要在100米之外,而钦州港广明、国新这两个码头均处于要建设10万吨级航道100米之内,不符合航道安全,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这是项目能否顺利开工建设的“两只拦路虎”,如果不解决好将严重影响项目的开工建设。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唯有向前走”,为清除这“两只拦路虎”,我们通过分析研究,找到了较好的解决办法。一是将广明、国新这两个码头,向外海延伸300多米扩建;二是对航道线路海底淤泥进行挖掘疏通、拓宽航道。由于项目资金落实、海域征地搬迁到位、“两只拦路虎”及时清除,各项前期工作做得扎实充分,2003年3月10万吨级航道正式动工建设。事实证明,我们决定建设10万吨级航道是正确的,航道的建成对拉动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解决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航运“瓶颈”,为建设大港口、大工业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钦州港的建设也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当时财力较困难的情况下,自治区政府拔款3个亿支持项目建设。同时,我带领市交通局局长包世新、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刘秉涛等领导亲自到国家交通部汇报工作,也得到了国家交通部的大力支持,拨款2.5亿元支持10万吨级航道建设。此外,我们又利用土地作抵押融资、市场运作,解决航道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不动用市本级财力的情况下,历时2年多时间,10万吨级航道终于建成,掀开了钦州港向大型化、深水化建设的新篇章,对于广西沿海工业的布局特别是对钦州市的港口和工业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完善了广西沿海港口结构、增强竞争力,为港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前提条件。
二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上下功夫。10万吨级航道的建成,对于钦州港临海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带动了千亿元工业进入钦州港。我们在做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边建设边招商”的策略,将钦州港的区位优势和重点发展的产业向全国、向世界进行全方位招商。中石油集团公司要做战略布局调整,有意向在南方投资建炼油厂,我们获得这信息后,立即找到了时任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王汉民,因为王汉民副主席与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耀文是清华大学同学,于是通过王汉民副主席的牵线搭桥,我们邀请了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耀文等高层领导多次率队到钦州港考察,我们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并全程陪同考察,全力推介钦州港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港口资源,推动了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落户钦州港。 国投燃煤电厂是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原来计划在北海投资建厂,我们了解情况后,亲自赴北海洽谈,大力推介钦州的优越条件和优惠政策,并多次邀请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高层领导到钦州考察,促使国投燃煤电厂于2005年落户钦州港,并于2005年3月14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于2005年5月23日正式动工建设,成为钦州市内首个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的重大工程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引进宏基润滑油、天昌低温液化气、东油沥青、大洋粮油、燃煤电厂、金桂林浆纸、1000万吨炼油厂等一批项目投资达400多亿元。同时引进10多个大型深水码头泊位落户钦州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以及美国、英国、荷兰等国的客商在开发区投资重大项目10多个;中国石油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和新加坡来宝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也纷纷抢滩登陆钦州港。
三是在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上下功夫。航道瓶颈打破了,相应码头开工建设了,一批大项目引来了。如何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并投产见效是我们急需考虑的问题。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厂项目是我市历史以来引进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广西迄今为止单项投资最大的项目,填补了我国西南地区无大型炼油厂的空白。为确保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厂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我们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双回路用电、建设消防站是该项目急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我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并亲自出面与供电、消防等部门协调沟通,召开现场办公协调会,与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促进钦州供电局优化电网结构、加强电网规划和消防部门落实建设消防站,帮助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接入双回路供电电源和建设消防站,为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的发展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服务好千万吨炼油项目的同时,维护好钦州的利益。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的大部分干部职工都希望公司在省会城市南宁注册,以便子女就业和上学。如果公司在南宁注册的话,钦州市的税收将造成重大损失。为了确保钦州利益,我反复做总经理吴恩来、常务副总经理王学文的工作,最终他们同意在钦州注册,当天我就协调市工商局办理了注册手续。钦州燃煤电厂项目、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是广西的重点项目,项目来之不易。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是印尼金光集团APP(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国内投资建设的大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大项目。为了推进项目加快建设,我多次带队到项目实地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帮助协调做好项目的征地拆迁和生产用电等问题,并亲自与自治区林业厅协调沟通,促进金桂林浆纸公司与43个县区签订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建设,确保造纸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钦州燃煤电厂是钦州市首个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的重大工程项目,项目是在吹沙填海造地的基础上建设的一个大项目,项目建设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同时在项目建设中有一些群众不理解出来阻挠施工。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我们成立指挥部及工作组,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挨家挨户深入群众做好思想动员工作,配合做好项目“三通一平”以及用水、用电、道路等建设,全力支持项目建设。
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发展到今天的海湾明珠,从人口稀少的小渔村变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钦州港自开发建设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4年。24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短暂,但在钦州的发展之路上,却是一段全面改革的创业征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钦州港将不断发展壮大,酷似一艘超大无比的巨轮,承载着380多万钦州人民“自强实干,融和共赢”的精神,承载着南中国一方热土一个时代的兴盛,扬帆远航,走向世界!
本文来自:《钦州文史》第17辑《钦州港专辑》,2016.7